孕期見紅可能由胚胎著床出血、宮頸病變、先兆流產、胎盤異常、臨產征兆等原因引起,需根據具體原因采取觀察休息、藥物治療或緊急醫療干預。
1、胚胎著床:受精卵植入子宮內膜時可能引起輕微出血,表現為少量粉紅色或褐色分泌物。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受孕后10-14天,持續1-2天自行停止,無需特殊處理,建議減少劇烈活動并觀察出血變化。
2、宮頸刺激:孕期激素變化導致宮頸組織脆弱,婦科檢查或性生活后可能出現接觸性出血。伴隨宮頸糜爛或息肉時出血量稍多,需通過陰道鏡排除惡性病變,必要時行息肉切除術或局部電凝止血。
3、先兆流產:與孕酮不足、胚胎染色體異常有關,表現為持續鮮紅色出血伴陣發性腹痛。需檢測HCG和孕酮水平,使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等藥物保胎,絕對臥床休息直至癥狀消失。
4、胎盤問題: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可引起突發性大量出血,前者表現為無痛性出血,后者伴隨劇烈腹痛和宮縮。需立即住院治療,前置胎盤需限制活動,嚴重胎盤早剝需緊急剖宮產終止妊娠。
5、臨產信號:妊娠37周后見紅可能為宮頸粘液栓脫落混合血絲,預示48小時內可能發動宮縮。此時應記錄宮縮頻率,出現規律陣痛或破水時攜帶待產包及時入院。
孕期見紅期間需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溫水清洗2次,選擇純棉透氣內褲。飲食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預防貧血,避免山楂、螃蟹等活血食材。出現持續出血、腹痛加劇或頭暈乏力時,應立即平臥并呼叫急救車轉運至產科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