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可通過中藥內服、中藥外敷、針灸療法、拔罐療法、飲食調理等方式治療。銀屑病通常由血熱風燥、血虛風燥、濕熱蘊結、肝腎不足、情志失調等原因引起。
1、中藥內服:血熱風燥型可選用涼血消風散,血虛風燥型適合當歸飲子加減,濕熱蘊結型常用龍膽瀉肝湯。需根據舌脈辨證調整方劑,療程通常持續3-6個月。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建議餐后溫服。
2、中藥外敷:青黛散、黃連膏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適用于紅斑鱗屑明顯者。藥浴使用苦參、白鮮皮等煎煮液,水溫控制在37-40℃。皮膚破損處禁用刺激性藥膏,過敏體質需先做斑貼試驗。
3、針灸療法:選取曲池、血海、三陰交等穴位,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梅花針叩刺病變周圍皮膚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治療期間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抓撓引發同形反應。每周3次,10次為1療程。
4、拔罐療法:走罐法沿膀胱經施術,留罐時間不超過10分鐘。適用于肥厚型皮損,能改善局部微循環。皮膚感染、凝血功能障礙者禁用,拔罐后注意保暖防風寒。配合刺絡放血可增強泄熱效果。
5、飲食調理:忌食羊肉、韭菜等發物,多食百合、馬蹄等清熱食物。陰虛體質可食用銀耳羹,血瘀體質適合山楂紅糖水。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ml,烹飪方式以清蒸、燉煮為主。
銀屑病患者應穿著純棉寬松衣物,避免機械性摩擦刺激。堅持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有助于氣血調和。冬季使用醫用凡士林保濕,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潤膚劑。建立規律作息,保持情緒平穩,記錄皮損變化情況。皮損面積超過體表10%或合并關節癥狀時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