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燒傷患者死亡可能由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吸入性損傷、電解質紊亂、膿毒癥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休克:大面積燒傷后皮膚屏障破壞,細菌易侵入血液引發全身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致病菌,需早期使用萬古霉素、亞胺培南等廣譜抗生素,同時進行創面清創和植皮手術。
2、多器官功能障礙:燒傷后全身炎癥反應可導致肺、腎、肝等多器官衰竭。可能與炎癥因子風暴、微循環障礙有關,表現為呼吸困難、少尿、黃疸。需進行機械通氣、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等器官支持。
3、吸入性損傷:熱空氣或煙霧吸入造成氣道灼傷,可能繼發喉頭水腫、肺水腫。早期氣管切開可保持氣道通暢,支氣管肺泡灌洗能清除壞死組織。
4、電解質紊亂:大量體液經創面丟失易引發低血容量性休克。鈉鉀代謝失衡可導致心律失常,需精確計算補液量,監測中心靜脈壓指導輸液。
5、膿毒癥:燒傷創面形成的焦痂成為細菌培養基,內毒素入血后誘發全身炎癥反應。早期切除焦痂、使用烏司他丁等抗炎藥物可降低死亡率。
嚴重燒傷患者需嚴格無菌操作護理創面,高蛋白飲食如魚肉、蛋奶有助于組織修復,康復期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防止瘢痕攣縮。監測體溫、心率、尿量等生命體征變化,出現寒戰高熱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