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篩查需在性活躍期開始后、免疫功能低下、HPV持續感染、異常陰道出血或宮頸病變等情況下進行。篩查方法包括HPV檢測、TCT檢查、陰道鏡檢查、活檢病理診斷及定期隨訪。
1、性活躍女性:初次性生活早于16歲或擁有多個性伴侶者感染HPV風險顯著增加。建議21歲后每3年進行一次TCT檢查,30歲以上可聯合HPV檢測,65歲前持續篩查。
2、免疫功能抑制: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HPV清除能力下降。這類人群需每年篩查,優先選擇HPV+TCT聯合檢測,發現異常需縮短復查間隔。
3、HPV陽性者:高危型HPV持續感染超過1年致癌風險升高。16/18型陽性需立即陰道鏡評估,其他高危型應加強監測頻率,每6-12個月重復檢測。
4、異常癥狀出現:接觸性出血、絕經后出血或分泌物惡臭可能提示癌變。這類癥狀需在48小時內就醫,通過陰道鏡活檢明確性質,排除浸潤癌可能。
5、既往病變病史:CIN2/3級病變即使治愈仍屬高危人群。治療后前2年每3-6個月復查,后續每年檢測,終身隨訪不可中斷。
日常保持單一性伴侶、接種HPV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篩查期間避免陰道沖洗和性生活,選擇月經干凈后3-7天檢查。發現異常結果時,及時轉診至婦科腫瘤專科進一步評估,避免延誤治療時機。合理膳食補充葉酸和維生素A,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有助于預防宮頸病變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