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嘶啞可通過聲帶休息、霧化吸入、藥物治療、嗓音訓練、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癥狀通常由用聲過度、咽喉炎癥、聲帶息肉、喉返神經損傷、喉癌等原因引起。
1、聲帶休息:減少說話頻率和音量,避免長時間高聲喊叫或耳語。每日保持2-3小時禁聲時段,用寫字板或手機打字替代交流。環境濕度維持在50%-60%,避免空調直吹咽喉。
2、霧化吸入: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合生理鹽水霧化,每日2次緩解聲帶水腫。可添加α-糜蛋白酶分解分泌物,配合薄荷腦成分減輕咽喉干燥感。霧化后30分鐘內避免進食飲水。
3、藥物治療:細菌感染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過敏性喉炎推薦氯雷他定,反流性咽喉炎需服用奧美拉唑。中成藥如黃氏響聲丸含薄荷腦、浙貝母等成分,能緩解聲帶充血。
4、嗓音訓練:通過腹式呼吸練習增加肺活量,學習共鳴發聲減輕聲帶負荷。專業語言治療師指導的唇顫音、舌根放松訓練,可矯正錯誤發聲習慣。每周3次、每次20分鐘為宜。
5、手術治療:聲帶息肉需行支撐喉鏡下顯微切除術,雙側聲帶麻痹可考慮杓狀軟骨切除術。術后需絕對禁聲72小時,逐步從氣聲過渡到正常發聲,配合糖皮質激素霧化預防粘連。
日常可飲用羅漢果雪梨湯滋潤聲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發聲后做喉部冷敷,練習吹紙巾等放松動作。若嘶啞持續超過2周或伴隨呼吸困難、咯血,需立即進行喉鏡檢查排除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