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可通過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鏈霉素等藥物治療。肺結核通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咳嗽、咯血、低熱、盜汗、體重下降等癥狀。
1、異煙肼:作為一線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通過抑制結核菌細胞壁合成發揮殺菌作用。該藥對繁殖期結核菌效果顯著,需配合其他藥物使用以延緩耐藥性產生。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周圍神經炎和肝毒性,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2、利福平:廣譜抗生素利福平能特異性抑制細菌RNA聚合酶,對結核菌具有強大殺菌活性。該藥穿透力強,可進入巨噬細胞殺滅胞內菌。需注意其會使體液呈橘紅色,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和肝功能異常。
3、吡嗪酰胺:在酸性環境中對半休眠狀態結核菌有獨特殺菌作用,能有效縮短療程。該藥可穿透干酪樣病灶和巨噬細胞,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關節痛和高尿酸血癥,需配合降尿酸治療。
4、乙胺丁醇:通過抑制結核菌RNA合成發揮抑菌作用,主要用于鞏固期治療。該藥對視神經有潛在毒性,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查視力,出現視物模糊應立即停藥。
5、鏈霉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通過破壞結核菌蛋白質合成起效,適用于重癥結核患者。因需肌注給藥且具有耳腎毒性,現多作為二線藥物使用,治療期間需監測聽力和腎功能。
肺結核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足量優質蛋白如雞蛋、魚肉、牛奶,配合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但需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居室通風良好,嚴格遵醫囑完成6-9個月規范治療,避免擅自停藥導致耐藥性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