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可通過抗生素、解痙鎮痛藥、利膽藥、中成藥、質子泵抑制劑等方式治療。膽囊炎通常由膽結石、細菌感染、膽汁淤積、寄生蟲感染、膽囊缺血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細菌感染是膽囊炎常見病因,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可針對腸道常見致病菌。用藥期間需觀察體溫及腹痛變化。
2、解痙鎮痛藥:用于緩解膽絞痛癥狀。山莨菪堿可松弛Oddi括約肌,布洛芬能減輕炎癥疼痛,曲馬多適用于劇烈疼痛。需注意藥物可能引起口干、頭暈等副作用。
3、利膽藥:改善膽汁排泄障礙。熊去氧膽酸可促進膽汁分泌,茴三硫能降低膽汁膽固醇飽和度。適用于膽汁淤積型膽囊炎,需配合低脂飲食。
4、中成藥:膽寧片具有消炎利膽作用,消炎利膽片可緩解腹脹惡心。中藥制劑需辨證使用,避免與西藥相互作用。
5、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蘭索拉唑能減少膽汁反流刺激。適用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按療程規范服用。
膽囊炎患者需長期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動物內臟。規律進食可促進膽汁規律排放,每日飲水2000ml以上有助于膽汁稀釋。急性發作期需禁食并就醫,慢性期可進行散步等溫和運動。出現持續發熱、黃疸或劇烈腹痛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