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體炎是腭扁桃體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癥,多由鏈球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臨床表現為咽痛、發熱、扁桃體充血腫脹。該病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對癥處理、局部護理、飲食調整及預防并發癥等方式干預。
1、感染因素:β-溶血性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腺病毒等病原體也可引發。炎癥反應導致扁桃體隱窩內脫落上皮、淋巴細胞積聚形成膿栓。治療需根據病原學選擇青霉素類、頭孢克肟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2、免疫反應: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寄生于扁桃體隱窩的病原體大量繁殖。典型癥狀包括突發咽痛放射至耳部、吞咽困難伴頜下淋巴結腫大。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體溫超過38.5℃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
3、局部癥狀:扁桃體充血腫脹可達Ⅲ度,表面可見黃白色膿點。采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可減輕咽部不適,超聲霧化吸入地塞米松能緩解黏膜水腫。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
4、全身反應:病原體毒素吸收可引起寒戰高熱,兒童可能出現驚厥。血常規檢查顯示中性粒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增高提示細菌感染。對于反復發作者,建議發作間歇期進行冷水擦浴等耐寒訓練。
5、并發癥預防:炎癥擴散可能引發扁桃體周圍膿腫或中耳炎。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張口受限、耳痛加劇等癥狀。恢復期應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草莓等水果,適度進行八段錦等溫和運動增強體質。
急性扁桃體炎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潔,每日用溫鹽水漱口6-8次。飲食選擇小米粥、蒸蛋羹等軟質食物,避免堅果類粗糙食品刺激黏膜。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但應避免劇烈活動導致免疫力暫時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