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需避免高脂、高糖、腌制及酒精類食物,以減輕肝臟代謝負擔。飲食控制重點包括限制酒精、減少加工食品、控制膽固醇攝入、避免霉變食物、慎用刺激性食物。
1、酒精飲品:乙醇代謝直接損傷肝細胞,加重肝炎進程。啤酒、白酒、紅酒均需嚴格禁止,酒精性肝病可能誘發(fā)肝硬化,通常表現(xiàn)為乏力、黃疸。非酒精性飲品如大麥茶、菊花茶可替代。
2、高鹽腌制食品:亞硝酸鹽增加肝癌風險。臘肉、咸魚、泡菜等含大量添加劑,可能誘發(fā)腹水、肝區(qū)疼痛。新鮮蔬菜、低鈉醬油更適合作為調味選擇。
3、動物內臟:高膽固醇加重肝臟解毒負擔。豬肝、雞心、腦花等含過量飽和脂肪酸,清蒸魚肉、豆腐等優(yōu)質蛋白更利于肝細胞修復。
4、霉變食物:黃曲霉素是強致癌物。發(fā)霉花生、玉米、堅果需立即丟棄,烹飪前注意檢查谷物質量,新鮮果蔬需冷藏保存。
5、辛辣刺激物:辣椒、花椒可能引發(fā)消化道出血。慢性乙肝伴食管靜脈曲張時,蔥姜蒜需限量,建議采用蒸煮燉等溫和烹飪方式。
乙肝患者日常需保證每日1500ml飲水,優(yōu)先選擇燕麥、蕎麥等粗糧,搭配快走、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每周攝入3-4次深海魚補充ω-3脂肪酸,烹飪使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肝功能異常時需立即復查轉氨酶指標,避免食用隔夜涼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