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頻尿急可通過調整飲水習慣、膀胱訓練、盆底肌鍛煉、藥物治療、感染控制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飲水過量、膀胱過度活動癥、盆底肌松弛、尿路感染、間質性膀胱炎等原因引起。
1、飲水調整: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或攝入咖啡因、酒精等利尿物質。睡前2小時減少液體攝入可改善夜尿癥狀,建議采用少量多次的飲水模式。
2、膀胱訓練:通過延遲排尿逐漸延長排尿間隔時間,從每小時1次逐步延長至2-3小時。記錄排尿日記有助于掌握排尿規律,每次排尿時嘗試完全排空膀胱。
3、盆底康復:凱格爾運動每天練習3組,每組收縮盆底肌8-12秒后放松。生物反饋治療或陰道啞鈴可增強訓練效果,改善因妊娠分娩導致的盆底肌松弛。
4、藥物干預:M受體拮抗劑如索利那新、托特羅定可抑制膀胱過度活動,β3受體激動劑米拉貝隆能增加膀胱容量。用藥需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療程一般持續8-12周。
5、感染管理:尿頻尿急伴排尿痛需考慮尿路感染,可能與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病原體有關,通常表現為尿液渾濁、下腹墜脹等癥狀。中段尿培養確診后,可選用磷霉素、呋喃妥因等敏感抗生素治療。
每日攝入蔓越莓汁或維生素C可酸化尿液預防感染,避免久坐及穿著過緊衣物。瑜伽、游泳等低沖擊運動有助于緩解盆腔壓力,若癥狀持續超過1周或出現血尿、發熱需及時泌尿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