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抑郁與重度抑郁的主要區別在于癥狀嚴重程度、社會功能損害及自殺風險,臨床診斷需依據癥狀數量、持續時間及功能影響綜合評估。
1、癥狀數量:
中度抑郁通常符合5-6項診斷標準癥狀,表現為持續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核心癥狀,伴隨睡眠障礙、食欲改變等附加癥狀。重度抑郁則滿足7項以上癥狀,幾乎所有診斷條目均出現,且癥狀呈現持續性高強度表現。
2、功能損害:
中度抑郁患者尚能維持基本工作學習,但效率明顯下降,社交活動減少。重度抑郁患者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可能出現長期缺勤、自我照顧能力喪失,甚至無法完成洗漱等基礎生活行為。
3、軀體癥狀:
中度抑郁軀體癥狀呈間歇性,可能出現頭痛、胃腸不適等心身反應。重度抑郁常伴顯著生物學改變,包括晨重夜輕節律、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部分患者出現非真實感或解離癥狀。
4、自殺風險:
中度抑郁患者可能有消極念頭但無具體計劃。重度抑郁患者自殺意念強烈,常伴隨詳細自殺計劃或未遂史,部分出現擴大性自殺觀念,屬于精神科急癥范疇。
5、治療差異:
中度抑郁可通過心理治療聯合SSRI類藥物如舍曲林、氟西汀改善。重度抑郁需強化治療,包括SNRI類藥物如文拉法辛、抗精神病藥增效治療,或考慮改良電抽搐治療。
抑郁癥狀管理需建立規律作息,保證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飲食注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核桃等食物。社會支持系統構建尤為重要,建議家屬參與治療過程,避免孤立患者。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自殺傾向時需立即精神科急診干預,早期規范治療可使70%以上患者獲得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