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上方出現黃色疙瘩可能與瞼黃瘤、麥粒腫、霰粒腫、脂肪粒或皮脂腺囊腫有關,常見于中老年人或脂代謝異常者。
1、瞼黃瘤:
多與高脂血癥相關,表現為眼瞼內側對稱性黃色斑塊,質地柔軟無痛。可通過血脂檢查確診,需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局部可采用激光或冷凍治療。伴隨血脂異常者可能出現動脈硬化風險增高。
2、麥粒腫:
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初期表現為紅腫硬結伴壓痛。可通過熱敷促進排膿,嚴重時需切開引流。可能伴隨眼瞼水腫、結膜充血等反應。
3、霰粒腫:
因瞼板腺開口阻塞導致的無菌性肉芽腫,觸診可及黃豆大小硬結。較小囊腫可通過熱敷吸收,直徑超過5毫米需手術刮除。易復發者需排查干眼癥等誘因。
4、脂肪粒:
皮脂腺分泌旺盛或角質代謝異常形成的粟丘疹,呈乳白色小顆粒。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頑固性顆粒可由專業人員進行針挑清除。常見于油性皮膚或不當使用護膚品者。
5、皮脂腺囊腫:
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形成的囊性腫物,內容物為豆渣樣分泌物。合并感染時需抗生素治療,完整切除囊壁是防止復發的關鍵。可能伴隨局部紅腫熱痛等感染征象。
建議每日用40℃左右熱毛巾敷眼10分鐘改善局部循環,避免揉搓眼部。飲食需減少動物內臟、油炸食品攝入,增加深海魚類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血脂異常者應每月監測甘油三酯水平,保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出現腫塊增大、破潰或影響視力時需及時眼科就診,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擴散風險。夜間清潔時可選用無刺激嬰兒洗發水稀釋后輕柔擦拭瞼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