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手術可通過腹腔鏡修補術、開放修補術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常由膈肌食管裂孔松弛、腹內壓增高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癥狀。
1、術前評估:患者需完成胃鏡檢查、食管測壓等評估,確認疝囊大小及食管功能。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者需口服奧美拉唑、鋁碳酸鎂等藥物控制炎癥。術前8小時禁食禁水,降低麻醉風險。
2、腹腔鏡手術:全身麻醉后建立氣腹,在腹部打3-5個操作孔。使用超聲刀分離疝囊,將胃部復位至腹腔,用補片加固擴大的食管裂孔。手術創傷小,術后24小時可恢復流食。
3、開放手術:適用于復雜病例,經上腹部切口直視下操作。需切斷肝三角韌帶暴露術野,手工縫合縮小裂孔,必要時行胃底折疊術。術后需留置胃管2-3天,住院時間約1周。
4、術后監護:監測生命體征,靜脈輸注質子泵抑制劑預防出血。術后3天逐步過渡到半流食,避免豆漿、糯米等易脹氣食物。指導患者練習腹式呼吸,咳嗽時按壓傷口減輕疼痛。
5、并發癥處理:吞咽困難可能由食管水腫或補片移位引起,需行造影檢查。罕見并發癥包括氣胸、脾損傷,必要時需二次手術干預。
術后需長期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提重物及彎腰動作。推薦低脂飲食如清蒸魚、燕麥粥,每日分6-8次進食。三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活動。定期復查胃鏡觀察修補效果,出現嘔吐、發熱等癥狀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