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鼻涕可通過抗組胺藥、減充血劑、解熱鎮痛藥、中成藥、鼻腔沖洗等方式緩解癥狀。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隨鼻塞、咽痛等癥狀。
1、抗組胺藥: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第一代抗組胺藥能有效抑制鼻腔分泌物,緩解流涕癥狀。這類藥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建議夜間服用。駕駛或操作機械前需避免使用。
2、減充血劑:偽麻黃堿、羥甲唑啉等藥物能收縮鼻黏膜血管,快速改善鼻塞流涕。連續使用不宜超過7天,避免引起藥物性鼻炎。高血壓患者需慎用含偽麻黃堿成分藥物。
3、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藥物可緩解感冒伴隨的發熱頭痛。這類藥物需間隔4-6小時服用,24小時內不超過4次。服藥期間需避免飲酒以防肝損傷。
4、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感冒清熱顆粒等中成藥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減輕呼吸道癥狀。中藥制劑需辨證使用,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用藥存在差異。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
5、鼻腔沖洗:生理鹽水鼻腔噴霧或洗鼻器能物理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黏膜水腫。每日2-3次沖洗可減少病毒載量,加速康復。沖洗后保持鼻腔干燥,避免繼發感染。
感冒期間需保證每日2000ml溫水攝入,食用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食物。保持每天7-8小時睡眠,臥室濕度維持在50%-60%。癥狀持續超過一周或出現黃綠色膿性分泌物時需及時就醫,排除細菌感染可能。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