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精管道梗阻可能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感染、手術損傷、腫瘤壓迫或輸精管結扎等因素引起。
1、先天性異常:
部分男性存在先天性輸精管缺如或閉鎖,這類情況通常與胚胎期苗勒管發育障礙有關。臨床表現為精液中無精子,但睪丸生精功能可能正常。診斷需通過陰囊超聲或輸精管造影確認,治療可選擇顯微鏡下輸精管吻合術或附睪穿刺取精輔助生殖。
2、生殖道感染:
淋球菌、衣原體等病原體引起的附睪炎或輸精管炎可導致管腔粘連閉塞。急性期表現為陰囊紅腫熱痛,慢性期形成纖維化梗阻。需進行精液培養和抗感染治療,嚴重者需手術解除梗阻。結核感染也可造成多節段管道破壞。
3、醫源性損傷:
腹股溝疝修補、精索靜脈曲張等盆腔手術可能誤傷輸精管。損傷后形成的瘢痕組織會阻斷精子運輸,這種情況約占梗阻性無精癥的5%-10%。術中精細操作和術后抗粘連處理可降低風險,已發生梗阻需顯微外科重建。
4、占位性病變:
精囊囊腫、前列腺腫瘤等盆腔占位病變可能從外部壓迫輸精管。患者常伴射精量減少、血精等癥狀。通過直腸指檢、MRI可明確診斷,治療需解除原發病灶壓迫,必要時行輸精管改道術。
5、輸精管結扎:
避孕性輸精管結扎術會人為阻斷精子通路,這是最常見的獲得性梗阻原因。復通成功率與結扎時間呈負相關,10年內顯微吻合術復通率可達80%以上。術后需定期檢測精液質量。
對于輸精管道梗阻患者,建議保持適度運動促進盆腔血液循環,避免長時間騎行等會陰受壓活動。飲食注意補充鋅、硒等微量元素,多食用牡蠣、堅果等食物。急性感染期需禁欲,慢性期可定期排精防止淤積。術后恢復期間應遵醫囑進行精液監測,輔助生殖治療前需全面評估睪丸生精功能。存在生殖需求者應盡早就診男科或生殖醫學中心,根據梗阻部位和程度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