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通過口服補液鹽、藿香正氣水、人丹等藥物緩解癥狀。中暑通常由高溫環境、體液流失、體溫調節失衡等因素引起。
1、補液鹽:中暑時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紊亂,口服補液鹽能快速補充鈉、鉀等電解質。選擇含葡萄糖的復方補液鹽效果更佳,需按說明書比例兌水服用。避免一次性飲用過量,建議每15分鐘補充150-200毫升。
2、藿香正氣水:適用于暑濕型中暑,含蒼術、陳皮等成分具有解表化濕功效。能緩解頭暈惡心等癥狀,但含酒精成分需避免與頭孢類藥物同服。胃腸不適者可選用無酒精的軟膠囊劑型。
3、人丹:含薄荷腦、樟腦等成分,通過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緩解中暑癥狀。適用于輕度中暑的頭痛胸悶,含服時需避免嗆咳。孕婦及嬰幼兒慎用,服藥后避免駕駛機動車。
4、物理降溫:藥物需配合降溫措施,用濕毛巾擦拭頸部、腋窩等大血管處。避免直接用冰敷,可能導致皮膚血管收縮影響散熱。可同時使用電扇促進蒸發散熱,維持環境溫度在25℃左右。
5、重癥處理:出現意識模糊或體溫超過40℃需立即就醫,可能需靜脈注射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嚴重病例會發生多器官衰竭,需進行血液凈化等重癥監護治療。
中暑恢復期應保持清淡飲食,推薦綠豆湯、冬瓜薏米粥等清熱食材。避免劇烈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穿著淺色透氣衣物,室外活動每20分鐘需補充200毫升含電解質飲品。空調環境與戶外溫差建議控制在5-8℃之間,隨身攜帶十滴水等防暑藥品以備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