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脊柱畸形可通過超聲檢查、磁共振成像、羊水穿刺、無創DNA檢測、X線檢查等方式篩查。該異常可能由遺傳因素、環境致畸物暴露、母體代謝異常、感染、營養缺乏等原因引起。
1.超聲檢查:妊娠18-24周進行系統超聲篩查能清晰顯示胎兒脊柱排列情況,三維超聲可立體觀察椎體形態結構。對于可疑病例需每4周復查,動態監測脊柱發育進度。超聲檢查無輻射且操作簡便,是產前篩查首選方法。
2.磁共振成像:當超聲發現脊柱異常時,胎兒MRI能多平面顯示神經管與周圍軟組織關系。T2加權像可識別脊髓栓系、脊膜膨出等并發癥。檢查需孕婦保持仰臥位20分鐘,對胎心率無影響但費用較高。
3.羊水穿刺:通過染色體核型分析檢測21三體等遺傳病,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可診斷22q11微缺失。穿刺孕周以16-20周為宜,需超聲引導避開胎盤,存在0.5%流產風險。檢測結果需結合超聲表現綜合判斷。
4.無創DNA檢測:抽取母體外周血提取胎兒游離DNA,適用于篩查13/18/21三體及性染色體異常。孕12周后即可檢測,準確率達99%但無法評估結構畸形。陽性者仍需羊穿確診,不能替代影像學檢查。
5.X線檢查:胎兒骨骼系統在孕20周后可通過X線顯影,能顯示半椎體、蝴蝶椎等骨性畸形。因存在電離輻射風險,僅用于終止妊娠前的最終確認。需嚴格控制照射劑量,單次檢查輻射量低于50mGy。
孕婦應保證每日400μg葉酸攝入,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可降低神經管缺陷風險。避免接觸農藥、重金屬等致畸物,控制血糖血壓在正常范圍。規律進行產前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轉診至胎兒醫學中心。妊娠期適當游泳可減輕脊柱壓力,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