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外翻是指前臂與上臂在肘關節處向外側偏離,形成大于正常生理角度的外翻畸形。正常肘關節存在5°-15°的外翻角提攜角,當該角度超過15°時稱為肘外翻。
1、先天因素:部分患者因胚胎發育異常導致肱骨遠端或尺橈骨近端生長板不對稱,常見于先天性尺骨發育不良或遺傳性骨骼疾病。這類患者需定期監測關節功能,嚴重者需行肱骨髁上截骨術矯正。
2、創傷后遺癥:兒童期肱骨髁上骨折后生長板損傷占肘外翻病例的60%,骨折畸形愈合導致外側骨骺生長加速。早期可通過支具固定,后期需選擇尺神經前置術或截骨矯形術。
3、炎癥破壞:類風濕關節炎等慢性炎癥侵蝕肘關節滑膜及軟骨,造成外側韌帶松弛和骨結構破壞。生物制劑聯合甲氨蝶呤控制炎癥后,可考慮全肘關節置換術改善功能。
4、神經損傷:尺神經麻痹導致前臂屈肌群失神經支配,內側肌力減弱引發動態外翻。需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查,輕度病例采用肌力訓練,重度需神經松解術。
5、職業勞損:長期從事網球、羽毛球等單側揮臂運動者,外側副韌帶反復牽拉導致松弛。建議運動前充分熱身,使用護肘加壓帶,配合肱三頭肌離心訓練增強關節穩定性。
肘外翻患者日常應避免肘關節過度負重,推薦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每日攝入300ml牛奶或等效乳制品。睡眠時保持肘關節輕度屈曲中立位,使用記憶棉枕頭減輕關節壓力。若出現尺神經麻痹癥狀小指麻木、握力下降或關節疼痛持續加重,需及時至骨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