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昏眩暈可通過甲磺酸倍他司汀、鹽酸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藥物緩解,可能與內耳循環障礙、前庭神經元炎、頸椎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視物旋轉、站立不穩等癥狀。
1、倍他司汀:該藥通過擴張內耳血管改善微循環,適用于梅尼埃病、腦動脈硬化引起的眩暈。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輕度胃腸道反應,避免與抗組胺藥聯用。眩暈發作期建議臥床休息,減少頭部轉動。
2、氟桂利嗪:作為鈣通道阻滯劑,可抑制前庭刺激傳導,對偏頭痛性眩暈效果顯著。長期使用需監測錐體外系反應,服藥期間禁止飲酒。配合前庭康復訓練能增強療效。
3、尼莫地平:針對腦血管痙攣導致的眩暈,通過選擇性擴張腦血管起作用。低血壓患者需謹慎使用,避免與β受體阻滯劑合用。建議用藥期間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突然起立。
4、前庭抑制劑:如地西泮、苯海拉明等可短期用于急性發作期,通過抑制前庭神經活性緩解癥狀。連續使用不超過72小時,警惕嗜睡副作用。發作時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
5、營養神經藥物:維生素B族、甲鈷胺等可輔助治療周圍性眩暈,促進前庭神經修復。需連續服用1-3個月見效,建議搭配富含維生素B12的飲食如魚類、蛋類。
眩暈患者應保持低鹽飲食避免水鈉潴留,每日鈉攝入控制在3克以內。適度進行Brandt-Daroff習服訓練可增強前庭代償能力,訓練時需有保護措施。發作期避免駕駛及高空作業,臥室地面減少障礙物。記錄眩暈日記有助于醫生判斷誘因,包括發作時間、持續時間、伴隨癥狀等詳細信息。慢性眩暈患者建議每3個月復查前庭功能,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