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癥的前兆表現可能由情緒持續低落、興趣減退、社交回避、認知功能下降、軀體不適等癥狀引起。
1、情緒低落:持續兩周以上的悲傷、空虛感是核心癥狀,可能伴隨易怒或情緒麻木。日常表現為對既往愛好喪失熱情,常因小事哭泣或發脾氣。建議通過規律作息、正念冥想調節情緒,避免過度自我批評。
2、興趣減退:對學業、運動、社交活動等明顯失去參與意愿,拒絕既往熱衷的集體項目。典型表現為逃課、退出社團或長時間獨處。可嘗試漸進式恢復興趣,如每天進行15分鐘繪畫或音樂活動。
3、社交回避:突然減少與朋友聯系,回避家庭聚會,常用疲勞借口推脫邀約。可能伴有溝通時眼神躲閃、回復簡短等非語言信號。鼓勵參與低壓力社交,如每周一次短時間寵物互動小組。
4、認知障礙:出現明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表現為成績驟降或作業拖延。部分青少年會主訴"腦子變慢",復雜任務完成困難。認知行為訓練如每日記單詞、舒爾特方格練習可改善癥狀。
5、軀體癥狀:非器質性頭痛、腹痛就診率高達60%,常伴隨睡眠紊亂早醒/嗜睡或食欲改變暴食/厭食。建議記錄癥狀日記,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調節生物節律。
當出現上述多個癥狀且持續超過兩周,需及時至精神科進行PHQ-9量表評估。日常可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魚、核桃等食物攝入,配合每周3次30分鐘以上的團體運動如羽毛球、飛盤,建立穩定的社會支持系統有助于早期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