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急后重是一種直腸刺激癥狀,表現為便意急迫但排便困難,常伴隨肛門墜脹感。該癥狀可能由腸易激綜合征、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直腸腫瘤、盆腔炎癥等因素引起。
1、腸易激綜合征:腸道功能紊亂導致直腸敏感性增高,患者頻繁產生便意卻排便量少。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蘋果,配合腹部按摩緩解癥狀。
2、細菌性痢疾:病原體侵襲腸黏膜引發炎癥反應,典型表現為膿血便伴里急后重。可能與不潔飲食、接觸污染源有關,需進行大便培養確診,常用諾氟沙星、環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療。
3、潰瘍性結腸炎:結腸黏膜持續炎癥導致排便反射異常,患者常有黏液膿血便。疾病活動期需使用美沙拉嗪、潑尼松等藥物控制炎癥,嚴重者需考慮全結腸切除術。
4、直腸腫瘤:占位性病變刺激直腸壁神經,產生持續性肛門墜脹感。早期多無明顯癥狀,進展期可能伴隨大便變細、體重下降,確診需腸鏡檢查,治療包括根治性切除術、放化療。
5、盆腔炎癥:婦科炎癥或前列腺炎引發直腸周圍組織充血,表現為排便后不適感加重。盆腔超聲可輔助診斷,針對原發病采用抗生素治療,慢性期可配合溫水坐浴改善循環。
日常應注意保持規律作息,每日飲水1500-2000ml,適量食用酸奶、香蕉等調節腸道菌群的食物。建議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壓迫盆腔。出現持續癥狀超過兩周或伴隨發熱、消瘦時,需及時消化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