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骨卡喉可通過鑷子取出、喉鏡手術、藥物緩解等方式處理。異物滯留通常由進食過快、咀嚼不充分、魚刺細小尖銳、咽喉結構異常、誤吞大塊骨片等原因引起。
1、鑷子取出:表淺魚刺可用消毒鑷子直視下夾取,操作需光源充足并由他人協助。避免自行用飯團吞咽,可能造成刺入加深。處理后用淡鹽水漱口減少感染風險。
2、喉鏡手術:深部異物需耳鼻喉科醫生通過間接喉鏡或纖維喉鏡取出,可能伴隨咽喉水腫、黏膜出血。術前需拍攝頸部X線定位,術后禁食辛辣食物2天。
3、藥物緩解:疼痛明顯可短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鎮痛藥;局部炎癥可用西地碘含片、地喹氯銨含片殺菌;黏膜修復可選用康復新液含漱。藥物不能溶解骨刺。
4、結構異常:舌根過高或梨狀窩狹窄者易發生嵌頓,可能伴隨吞咽梗阻感、反射性嘔吐。需通過咽喉CT評估解剖形態,必要時行咽成形術改善通道。
5、誤吞骨片:大塊不規則骨片可能劃傷食道,表現為胸骨后疼痛、嘔血。需急診胃鏡取出,術后靜脈用質子泵抑制劑預防消化道出血。
魚骨卡喉后應立即停止進食,嘗試輕咳排出。24小時未緩解需就醫,避免繼發縱隔感染。恢復期選擇米粥、蒸蛋等軟食,避免過熱或酸性食物刺激創面。日常吃魚時需專注咀嚼,兒童建議食用去刺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