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結腸腺癌的嚴重程度取決于腫瘤分期、分化程度及轉移情況。早期發現預后較好,晚期可能伴隨轉移風險。
1、分期決定預后:Ⅰ期腫瘤局限于腸壁黏膜層,5年生存率超過90%;Ⅱ期穿透肌層未轉移,生存率約80%;Ⅲ期淋巴結轉移生存率降至50%-65%;Ⅳ期遠處轉移生存率不足15%。早期可通過腸鏡篩查發現微小病灶。
2、分化程度影響:高分化腺癌細胞接近正常組織,生長緩慢轉移率低;中分化介于兩者之間;低分化和印戒細胞癌侵襲性強,易發生肝肺轉移。病理報告需明確分化等級。
3、轉移灶評估:肝轉移最常見占50%,肺轉移約15%,骨轉移預后極差。PET-CT可檢測全身轉移,CEA指標監測復發。孤立轉移灶可考慮手術切除。
4、治療方式差異:早期可行腹腔鏡局部切除;進展期需右半結腸根治術配合化療奧沙利鉑+卡培他濱;轉移癌采用靶向治療貝伐珠單抗+西妥昔單抗或免疫治療。
5、并發癥風險:腸梗阻需急診造瘺,腹膜轉移引發腹水,骨轉移導致病理性骨折。營養支持對惡病質患者至關重要,需補充蛋白質粉及ω-3脂肪酸。
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和腫瘤標志物,每日保證30分鐘快走鍛煉,采用低渣高蛋白飲食如魚肉羹、蒸蛋羹,避免粗纖維刺激腸道。出現便血、消瘦癥狀需立即復查增強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