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病毒治療、戒酒、控制代謝因素、停用肝毒性藥物、免疫調節等方式治療。
1、病毒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纖維化的主要病因,病毒持續復制導致肝細胞反復損傷。抗病毒治療是關鍵,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索磷布韋等藥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配合定期監測肝功能及肝臟彈性檢測。
2、酒精性肝病:長期過量飲酒導致乙醇代謝產物直接損傷肝細胞,每日飲酒超過40克乙醇持續5年即可引發。嚴格戒酒是核心措施,補充維生素B族和葉酸,必要時進行酒精戒斷綜合征的醫學干預。
3、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島素抵抗導致肝細胞脂肪堆積,約20%患者會進展為肝纖維化。控制體重、改善代謝綜合征是基礎,建議地中海飲食結合有氧運動,血糖異常者可使用吡格列酮、GLP-1受體激動劑。
4、藥物性肝損傷:抗結核藥、對乙酰氨基酚、抗腫瘤藥等通過直接毒性或過敏反應損傷肝臟。立即停用可疑藥物,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對乙酰氨基酚中毒,重癥需人工肝支持治療。
5、自身免疫性肝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導致膽管破壞和肝內炎癥。熊去氧膽酸是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基礎用藥,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潑尼松聯合硫唑嘌呤,定期監測免疫球蛋白水平。
肝纖維化患者需堅持低脂高蛋白飲食,每日攝入30-35kcal/kg熱量,補充維生素D和E,避免腌制食品。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鈉鹽攝入。定期進行FibroScan檢測和甲胎蛋白篩查,食管靜脈曲張者避免粗糙食物,出現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