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增生可通過定期復查、血壓監測、激素替代、藥物控制、手術切除等方式干預。該病可能與遺傳因素、垂體瘤刺激、長期應激、庫欣綜合征、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等因素有關。
1、定期復查:每6-12個月進行腎上腺CT或MRI檢查,觀察增生組織變化。激素水平檢測建議每季度一次,重點關注皮質醇、醛固酮、腎上腺素等指標。影像學復查可發現早期惡性病變跡象。
2、血壓監測:每日早晚測量血壓并記錄波動情況。腎上腺增生易導致繼發性高血壓,血壓持續超過140/90mmHg需警惕醛固酮增多癥。動態血壓監測能發現隱匿性血壓異常。
3、激素替代:皮質醇缺乏者需補充氫化可的松或潑尼松,醛固酮不足時服用氟氫可的松。替代治療需模擬生理分泌節律,晨間劑量占全日2/3。突發應激事件時應增加激素劑量2-3倍。
4、藥物控制:庫欣綜合征患者可使用酮康唑、米托坦抑制皮質醇合成。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推薦螺內酯聯合依普利酮治療。藥物治療期間需定期檢測肝腎功能及電解質水平。
5、手術切除:腎上腺腺瘤或單側顯著增生可考慮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嗜鉻細胞瘤需術前α受體阻滯劑準備后行手術切除。術后需監測對側腎上腺功能恢復情況。
日常需保持低鹽高鉀飲食,每日鈉攝入控制在3g以下,適量食用香蕉、菠菜等富鉀食物。避免劇烈運動誘發腎上腺危象,建議選擇太極拳、散步等溫和運動。保證充足睡眠,減少精神刺激因素,應激狀態下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