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可通過冷敷保濕、外用藥物、口服抗組胺藥、避免日曬、光療脫敏等方式緩解。該病通常由紫外線過敏、光敏物質接觸、皮膚屏障受損、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1、冷敷保濕:紫外線灼傷后皮膚出現紅腫熱痛時,用冷藏生理鹽水濕敷15分鐘,每日2-3次。敷后立即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修復霜,避免使用含酒精的護膚品。皮膚脫屑期選擇無香精的凡士林厚涂。
2、外用藥物:急性期紅腫明顯時使用爐甘石洗劑外擦,瘙癢嚴重可短期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慢性苔蘚化皮損建議使用他克莫司軟膏,合并感染需配合莫匹羅星乳膏。所有外用藥需避開眼周黏膜。
3、口服藥物:瘙癢影響睡眠時口服氯雷他定,嚴重水腫加用潑尼松3-5天。光敏反應明顯者可用羥氯喹調節免疫,但需定期檢查眼底。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可輔助修復光損傷。
4、防曬避光:發作期選擇UPF50+的防曬衣帽,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避免外出。車窗玻璃貼防紫外線膜,室內距離窗戶1.5米以上。陰天仍需涂抹SPF30以上的物理防曬霜。
5、脫敏治療:反復發作者可在冬季進行窄譜UVB療法,從最小紅斑量開始逐漸增量。嚴重多形性日光疹患者可嘗試光化學療法,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完成12-15次療程。
患者日常應增加富含歐米伽3的深海魚攝入,避免食用光敏性蔬菜如芹菜、茴香。選擇棉質透氣衣物,運動時盡量在樹蔭下進行。每年春季前可預防性使用低劑量羥氯喹,外出隨身攜帶氯雷他定應急。皮損持續72小時不緩解或出現水皰發熱時,需及時至皮膚科進行MED檢測和斑貼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