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松弛可通過自我觀察、性生活體驗、婦科檢查、盆底肌評估、影像學檢查等方式判斷。陰道松弛可能由自然分娩、年齡增長、激素變化、盆底肌損傷、慢性腹壓增高等原因引起。
1、自我觀察:
陰道松弛表現為陰道口寬大、陰道壁彈性下降,日常活動中可能出現漏尿或下墜感。排尿時尿流變細、咳嗽打噴嚏時漏尿增加,可能提示盆底肌功能減退。觀察內褲是否有異常分泌物或異味,長期炎癥刺激可能導致組織松弛。
2、性生活體驗:
性交時摩擦感減弱、快感降低,或伴侶感覺包裹感下降,可能反映陰道松弛。部分女性會聽到空氣進出陰道的聲響,這種現象被稱為陰道排氣。性高潮強度減弱或需要更長時間達到高潮,可能與盆底肌張力不足有關。
3、婦科檢查:
醫生通過窺陰器檢查可直觀評估陰道壁膨出程度,常用POP-Q分級系統量化松弛程度。雙合診檢查能判斷盆底肌群收縮力,正常收縮持續應達5秒以上。壓力試驗中咳嗽或屏氣時觀察陰道壁位移,超過處女膜緣2cm提示明顯松弛。
4、盆底肌評估:
肌電圖檢測可量化盆底肌纖維募集能力和耐力指標,Ⅰ類肌纖維持續收縮時間不足12秒提示異常。陰道壓力計測量靜息壓和收縮壓,正常收縮壓應大于20cmH2O。三維超聲能顯示肛提肌裂隙面積,超過25cm2可能伴隨明顯松弛癥狀。
5、影像學檢查:
動態核磁共振可觀察盆腔器官脫垂情況,尤其在Valsalva動作下的位移程度。超聲檢查能測量膀胱頸移動度,靜息狀態下超過1cm可能存在支持結構缺陷。CT造影有助于鑒別直腸膨出與腸疝,這兩種情況常伴隨重度陰道松弛。
日常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盆底肌,每天3組每組15次收縮,配合腹式呼吸訓練效果更佳。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E,適量食用深海魚、堅果、豆漿等食物。避免長期便秘或慢性咳嗽,控制體重在BMI24以下。癥狀明顯者建議盡早就診,盆底康復治療包括生物反饋、電刺激、激光治療等多種方式,重度脫垂需考慮陰道緊縮術或骶棘韌帶固定術等手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