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是否具有傳染性取決于具體病因,非感染性龜頭炎不會傳染,而由特定病原體引起的類型可能通過性接觸傳播。常見類型包括接觸性皮炎、念珠菌性龜頭炎、細菌性龜頭炎、滴蟲性龜頭炎以及固定性藥疹。
1、接觸性皮炎:多因局部接觸過敏原或化學刺激物導致,表現為紅腫瘙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更換純棉內褲可緩解癥狀,無需特殊藥物治療。
2、念珠菌性龜頭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能通過性行為傳播。典型癥狀為紅斑伴白色分泌物,伴侶需同步治療。抗真菌藥物如克霉唑、咪康唑、氟康唑可有效控制感染。
3、細菌性龜頭炎: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可能出現糜爛或膿性分泌物。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必要時使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夫西地酸、紅霉素。
4、滴蟲性龜頭炎:陰道毛滴蟲通過性接觸傳播,表現為尿道口灼痛及稀薄分泌物。口服甲硝唑、替硝唑等藥物可根治,性伴侶必須同時接受治療。
5、固定性藥疹:藥物過敏反應引發的局限性炎癥,無傳染性。識別并停用致敏藥物如磺胺類、解熱鎮痛藥,局部涂抹糖皮質激素軟膏促進愈合。
日常需注意生殖器衛生,避免不潔性行為。選擇透氣內衣,沐浴后徹底擦干包皮皺褶處。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控制血糖,反復發作或伴隨尿道流膿、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性傳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