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胃疼可通過調整體位、局部熱敷、少量進食、穴位按壓、藥物緩解等方式自救。胃部不適可能與飲食不當、胃酸分泌異常、胃痙攣、胃炎、胃潰瘍等因素有關。
1、調整體位:采取左側臥位可減少胃酸反流,緩解燒灼感。蜷縮身體能放松腹部肌肉,減輕胃部痙攣性疼痛。避免平躺或右側臥,防止加重不適。
2、局部熱敷:用40℃左右熱毛巾敷于上腹部15分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熱水袋需包裹毛巾防燙傷,溫度過高可能刺激胃黏膜,反致疼痛加劇。
3、少量進食:咀嚼少量蘇打餅干或饅頭片中和胃酸,飲用溫蜂蜜水保護胃黏膜。避免牛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夜間消化功能減弱時需控制進食量。
4、穴位按壓:拇指按壓內關穴腕橫紋上三橫指或足三里膝蓋下四橫指各3分鐘,配合緩慢深呼吸。中醫理論認為此法可調節胃腸氣機,緩解平滑肌痙攣。
5、藥物緩解:鋁碳酸鎂、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等藥物可臨時使用。鋁碳酸鎂直接中和胃酸,后兩者抑制胃酸分泌,需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癥。
突發劇烈絞痛或嘔血黑便需立即就醫。長期夜間胃痛者應完善胃鏡檢查,排除消化道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器質性疾病。日常避免睡前3小時進食,減少高脂辛辣食物攝入,規律作息有助于改善胃腸功能。適度進行快走、瑜伽等運動可增強消化系統蠕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