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無奶可通過調整哺乳方式、增加營養攝入、改善心理狀態、適當按摩刺激、必要時藥物輔助等方式改善。產后無奶通常由哺乳技巧不足、營養不良、情緒壓力、乳腺堵塞、激素水平異常等原因引起。
1、調整哺乳方式:
正確的哺乳姿勢和頻率是刺激泌乳的關鍵。嬰兒含接不良或哺乳間隔過長可能導致泌乳減少。建議采用搖籃式或側臥式哺乳,確保嬰兒完全含住乳暈。每天哺乳8-12次,夜間持續哺乳能促進催乳素分泌。哺乳前熱敷乳房有助于放松乳腺管。
2、增加營養攝入:
哺乳期每日需額外攝入500千卡熱量和25克蛋白質。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以及富含維生素的深色蔬菜可促進乳汁合成。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可適量飲用木瓜鯽魚湯等食療方。避免高鹽、辛辣等抑制泌乳的飲食。
3、改善心理狀態:
焦慮抑郁會抑制催產素分泌。產后激素波動易導致情緒敏感,家人應給予充分支持。每天保證7小時睡眠,通過冥想、音樂等方式減壓。嚴重情緒障礙需心理科干預,避免長期使用鎮靜藥物影響泌乳。
4、按摩刺激:
環形按摩乳房外圍向乳頭方向推壓,配合拇指食指擠壓乳暈,每次10分鐘每日3次。按摩可配合使用溫橄欖油,力度以不引起疼痛為宜。按摩后立即哺乳效果更佳,注意避免過度摩擦導致乳腺炎。
5、藥物輔助:
在醫生指導下可短期使用催乳藥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促胃腸動力藥。中藥通草、王不留行等需辨證使用。慎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若持續無奶需排除垂體病變,必要時采用配方奶喂養。
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助于泌乳,每天可進行30分鐘散步等低強度活動。哺乳期間穿戴合適胸罩避免壓迫,注意乳頭清潔預防皸裂。若嘗試上述方法2周仍無改善,建議至乳腺??婆挪橄6骶C合征等病理性因素?;旌衔桂B也是保障嬰兒營養的合理選擇,無需過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