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被紫外線燈灼傷可能由角膜上皮損傷、結膜充血、虹膜炎癥、晶狀體混濁、視網膜光化學損傷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冷敷緩解、人工淚液滋潤、抗生素預防感染、皮質類固醇減輕炎癥、營養支持等方式治療。
1、角膜損傷:紫外線灼傷常導致角膜上皮點狀脫落,表現為劇烈疼痛、畏光流淚。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滴眼液促進修復,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預防繼發感染,避免揉眼加重損傷。
2、結膜充血:球結膜血管擴張呈鮮紅色,伴隨異物感和灼熱感。采用玻璃酸鈉滴眼液保持濕潤,冷敷收縮血管,48小時內避免佩戴隱形眼鏡。
3、虹膜反應:紫外線穿透角膜可能引發虹膜睫狀體炎,出現瞳孔縮小和房水混濁。需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散瞳,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控制炎癥,監測眼壓變化。
4、晶狀體影響:長期反復暴露可能加速蛋白質變性,初期表現為視物模糊。建議補充葉黃素和維生素C,每半年檢查晶狀體透明度,必要時行超聲乳化手術。
5、視網膜病變:短波紫外線可誘發黃斑區光毒性反應,造成中心視力下降。口服硫辛酸改善代謝,眼底OCT檢查評估損傷程度,嚴重者需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
日常需佩戴UV400防護鏡避免二次傷害,增加藍莓、菠菜等富含抗氧化物質食物的攝入,戶外活動時選擇寬檐帽物理遮光。出現持續視物變形或視野缺損需立即進行眼底熒光造影檢查,滑雪、電焊等高風險職業者應定期接受眼科裂隙燈和眼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