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腿疼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鎮痛藥、鈣劑、維生素D、活血化瘀類中成藥等方式治療。老年人腿疼通常由骨質疏松、骨關節炎、腰椎病變、下肢靜脈曲張、肌肉勞損等原因引起。
1、骨質疏松:可能與年齡增長、鈣流失加速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夜間疼痛加劇、易骨折等癥狀。鈣劑配合維生素D可改善骨密度,疼痛明顯時短期使用阿侖膦酸鈉。日常增加奶制品、豆制品攝入,適度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合成。
2、骨關節炎:關節軟骨退變引發炎癥反應,常見膝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可緩解疼痛,硫酸氨基葡萄糖有助于軟骨修復。減少爬樓梯、久站等負重活動,游泳等低沖擊運動可保護關節。
3、腰椎病變:腰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可能壓迫神經根,導致放射性腿疼。甲鈷胺營養神經,嚴重時需硬膜外封閉治療。保持正確坐姿,睡硬板床減輕椎間盤壓力,避免彎腰提重物。
4、下肢靜脈曲張: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造成血液淤積,表現為小腿脹痛、皮膚色素沉著。地奧司明改善靜脈回流,彈力襪輔助加壓治療。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忌長時間站立或交叉腿坐姿。
5、肌肉勞損:過度活動或受涼后肌纖維微損傷,局部壓痛明顯。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消炎鎮痛,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運動前充分熱身,注意腿部保暖,適度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
老年人腿疼需結合具體病因選擇藥物,長期用藥應監測肝腎功能。每日補充500ml牛奶或等量酸奶,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或太極拳鍛煉,睡眠時小腿墊高10-15厘米有助于靜脈回流。疼痛持續加重或伴發熱、肢體麻木需及時骨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