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外傷通常表現為牙齒松動、折斷、脫落或牙齦出血,可能由跌倒碰撞、運動損傷、啃咬硬物、牙齒發育異常、齲齒等因素引起。
1、牙齒松動:外力撞擊可能導致牙周膜損傷,牙齒出現明顯晃動。需避免觸碰患牙,及時就醫進行固定處理。軟質飲食兩周,避免咀嚼硬物。定期復查觀察牙髓活力。
2、牙齒折斷:常見牙冠部分斷裂,暴露牙本質或牙髓。斷裂面可能呈現粉色牙髓或黃色牙本質。冷熱敏感癥狀明顯,需急診進行斷冠粘接或活髓治療。避免用患牙咬合。
3、牙齒脫落:完整脫位需立即找回牙齒,手持牙冠部用生理鹽水沖洗,嘗試再植或保存于牛奶中。黃金30分鐘內就醫可提高再植成功率,后期需根管治療。
4、牙齦撕裂:常伴隨牙齒損傷出現,創面出血腫脹。用無菌紗布壓迫止血,生理鹽水清潔傷口。深度撕裂需縫合處理,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預防感染。
5、牙槽骨骨折:嚴重外傷可能導致牙槽骨裂紋,表現為多顆牙齒整體移位。需拍攝CBCT確診,采用牙弓夾板固定4-6周。可能并發牙髓壞死,需長期隨訪觀察。
兒童牙外傷后應保持流質飲食兩周,避免堅果等硬質食物。推薦雞蛋羹、土豆泥等營養軟食。恢復期每日使用兒童軟毛牙刷清潔,配合含氟漱口水。運動時佩戴防護牙托,定期口腔檢查監測恒牙發育情況。家長需注意觀察有無牙齦膿腫、牙齒變色等遲發癥狀,及時干預可最大限度保留患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