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可能由膽道疾病、高脂血癥、妊娠期激素變化、酒精攝入、藥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對母兒的影響可通過控制原發病、營養支持、胎兒監測、預防感染、適時終止妊娠等方式干預。
1、母體風險: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與炎癥介質釋放、胰腺壞死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持續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治療需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嚴重者需血液凈化。胎兒面臨早產、缺氧風險,需持續胎心監護。
2、代謝紊亂:妊娠期特有的胰島素抵抗易誘發高甘油三酯血癥性胰腺炎,血清甘油三酯>11.3mmol/L時需血漿置換。控制血脂可選用ω-3脂肪酸、貝特類藥物,同時監測血糖波動,避免酮癥酸中毒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
3、感染控制:胰腺壞死合并感染是主要死因,需預防性使用頭孢曲松、甲硝唑等穿透胎盤屏障小的抗生素。發熱及炎性指標升高時需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避免膿毒血癥導致絨毛膜羊膜炎或胎膜早破。
4、營養管理:病程超過72小時需啟動腸內營養,選擇低脂配方的短肽型營養劑經鼻空腸管輸注。妊娠中晚期每日需增加300kcal熱量,注意補充維生素B1預防Wernicke腦病,同時監測宮縮情況。
5、分娩決策:孕32周前盡量保守治療,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后行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指征包括胎兒窘迫、DIC、胰腺膿腫等,手術可選擇腹膜外剖宮產減少腹腔污染,術后繼續胰腺炎治療。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嚴格低脂飲食,每日脂肪攝入控制在20g以下,優先選擇清蒸魚、雞蛋白等優質蛋白。建議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每兩小時監測胎動,恢復期可進行孕婦瑜伽促進腸蠕動。出現持續宮縮或胎動減少需立即返院復查血淀粉酶及胎兒生物物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