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更年期綜合征中醫稱“天癸竭”或“男子臟躁”主要由腎精虧虛、肝郁氣滯、脾虛濕困、心腎不交、氣血兩虛五種原因引起。
1、腎精虧虛:
中醫認為“腎主生殖藏精”,40歲后腎氣自然衰退,表現為腰膝酸軟、耳鳴健忘、性功能減退。可辨證使用左歸丸、右歸丸等填補腎精,配合艾灸關元、命門穴位。腎精不足可能伴隨夜尿頻多、發早白等癥狀。
2、肝郁氣滯:
情志不暢導致肝失疏泄,常見脅肋脹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柴胡疏肝散可調和肝氣,配合太沖穴按摩。長期肝郁可能誘發甲狀腺功能異常或血壓波動。
3、脾虛濕困:
飲食勞倦損傷脾氣,出現食欲不振、肢體困重、大便溏稀。參苓白術散能健脾化濕,日常可食用山藥、薏苡仁。脾虛者多見舌苔白膩、晨起浮腫等體征。
4、心腎不交:
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導致心悸怔忡、潮熱盜汗、眠淺易醒。交泰丸可交通心腎,涌泉穴貼敷吳茱萸有輔助效果。此類患者常見舌尖紅、脈細數等表現。
5、氣血兩虛:
久病或過度勞累耗傷氣血,引發面色萎黃、氣短乏力、頭暈目眩。歸脾湯能雙補氣血,適量食用紅棗、龍眼肉。氣血不足者多伴有指甲蒼白、肢體麻木。
中醫調理需注重情志調攝,避免過度焦慮;飲食宜溫補但忌燥熱,推薦枸杞黑豆粥、核桃仁等食養方;適度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柔緩運動;冬季可選用杜仲、巴戟天等藥材泡腳。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嚴重抑郁傾向時,應及時至中醫內科結合激素檢測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