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抗病毒藥物、止痛藥物、營養神經藥物、外用藥物和免疫調節藥物。
1、抗病毒藥物:
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是常用的抗病毒藥物,能夠抑制病毒復制,縮短病程。早期使用效果更佳,通常在皮疹出現72小時內開始治療。這類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2、止痛藥物: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可用于輕中度疼痛。對于劇烈神經痛,醫生可能開具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神經病理性疼痛藥物。嚴重疼痛時可考慮短期使用弱阿片類藥物。
3、營養神經藥物:
甲鈷胺和維生素B1等神經營養藥物有助于修復受損神經,減輕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這類藥物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服用才能見效。
4、外用藥物:
爐甘石洗劑可緩解瘙癢,阿昔洛韋乳膏可局部抗病毒。皰疹破潰后可外用抗生素軟膏預防感染。使用前需清潔患處,避免繼發感染。
5、免疫調節藥物:
對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醫生可能建議使用胸腺肽等免疫調節劑。這類藥物需嚴格遵醫囑使用,同時監測免疫功能變化。
帶狀皰疹患者應保持皮疹清潔干燥,避免抓撓。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飲食宜清淡營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蛋類等。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鋅有助于皮膚修復。疼痛明顯時可嘗試冷敷緩解。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高齡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后遺神經痛,建議盡早就醫規范治療?;謴推诳蛇M行適度活動,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