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檢查后需關注飲食調整、活動限制、癥狀觀察、藥物管理和復診安排。
1、飲食調整:檢查后2小時內禁食,之后從流質食物開始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初期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油膩或高纖維食物刺激腸道。24小時后可嘗試軟爛面條、蒸蛋等半流質食物。
2、活動限制:檢查當天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因麻醉可能殘留影響判斷力。48小時內禁止劇烈運動或提重物,防止腹壓升高導致腸道出血。散步等輕度活動可促進腸蠕動恢復。
3、癥狀觀察:輕微腹脹屬正常現象,可通過順時針按摩腹部緩解。若出現持續腹痛、便血或發熱,可能與腸穿孔或感染有關,需立即就醫。活檢后少量黏液血便通常1-2天自愈。
4、藥物管理:活檢患者需暫停阿司匹林等抗凝藥3天,降低出血風險。糖尿病患者應監測血糖,調整胰島素用量。麻醉后出現惡心可服用甲氧氯普胺緩解。
5、復診安排:普通腸鏡無異常者3-5年復查,息肉切除患者需根據病理類型制定隨訪計劃。炎癥性腸病患者需按醫囑定期復查腸鏡評估療效。
檢查后兩周內需保持飲食清淡,逐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至每日25克,推薦燕麥、南瓜等易消化食材。每日進行30分鐘步行促進腸道功能恢復,避免久坐導致腸粘連。出現持續肛門墜脹或排便習慣改變超過一周應及時返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