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是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Y形蛋白質,具有識別和中和病原體的功能,分為IgG、IgM、IgA、IgD、IgE五種類型。
1、結構特性:
免疫球蛋白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通過二硫鍵連接形成基本結構,其可變區能特異性結合抗原。重鏈恒定區決定免疫球蛋白類別,輕鏈分為κ型和λ型。Fab段負責抗原識別,Fc段介導免疫效應功能。
2、主要功能:
免疫球蛋白通過中和毒素、調理吞噬、激活補體等方式清除病原體。IgG能通過胎盤提供新生兒保護,IgA在黏膜表面形成免疫屏障,IgE參與過敏反應和抗寄生蟲免疫。
3、分類特點:
IgG占血清免疫球蛋白75%,半衰期約23天;IgM是初次免疫應答最早產生的抗體;分泌型IgA存在于乳汁、唾液等體液中;IgD主要作為B細胞受體;IgE在過敏性疾病中水平升高。
4、臨床應用: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療原發性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單克隆抗體如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應用于腫瘤靶向治療。IgE檢測輔助診斷過敏性疾病。
5、生成調節:
B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為漿細胞分泌抗體,輔助性T細胞通過細胞因子調控抗體類別轉換。免疫接種通過誘導免疫記憶提高抗體生成效率。
保持均衡飲食攝入優質蛋白質有助于抗體合成,適度運動可增強免疫功能。維生素A、鋅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會影響免疫球蛋白產生。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精神壓力對維持正常抗體水平有積極作用。出現反復感染或過敏癥狀時建議檢測免疫球蛋白譜,異常結果需在免疫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