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皮膚瘙癢可能與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或血液系統疾病有關。常見原因包括膽汁淤積、尿毒癥、甲狀腺功能亢進、血糖控制不佳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1、肝臟疾?。?/h3>
肝臟功能異常時,膽汁排泄受阻導致膽汁酸鹽沉積在皮膚,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瘙癢。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全身瘙癢,尤其手掌和足底更明顯。這類患者需通過肝功能檢查和腹部超聲明確診斷,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如使用熊去氧膽酸改善膽汁淤積。
2、腎臟疾?。?/h3>
腎功能衰竭時尿素等代謝產物無法排出,通過汗液沉積在皮膚表面形成結晶刺激皮膚。尿毒癥患者約50%伴有頑固性瘙癢,夜間加重。血液透析可緩解癥狀,必要時需進行甲狀旁腺激素檢測,嚴重者需調整透析方案或使用加巴噴丁類藥物。
3、甲狀腺異常:
甲狀腺功能亢進時代謝加快導致皮膚干燥瘙癢,甲狀腺功能減退則因皮膚角化過度引發瘙癢?;颊呖赡馨橛卸嗪埂⑿募禄蚱つw粗糙脫屑。通過甲狀腺功能五項檢查可確診,甲亢患者需服用甲巰咪唑,甲減者補充左甲狀腺素鈉。
4、糖尿?。?/h3>
長期高血糖導致皮膚微循環障礙和神經損傷,常見于下肢和會陰部瘙癢。血糖超過11.1mmol/L時易繼發真菌感染加重癥狀。需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控制血糖可緩解癥狀,合并感染時需聯用抗真菌藥。
5、血液疾?。?/h3>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淋巴瘤等血液病會釋放組胺類物質刺激皮膚。瘙癢在熱水浴后明顯,可能伴有多汗、體重下降。血常規發現血紅蛋白>185g/L或淋巴細胞異常需進一步做骨髓穿刺,治療以原發病化療或放血療法為主。
日常應避免熱水燙洗和搔抓,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洗澡水溫不超過38℃,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室內濕度保持在50%-60%,必要時可局部冷敷或涂抹含薄荷腦的止癢劑。建議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限制辛辣食物攝入。若瘙癢持續2周以上伴黃疸、水腫或體重減輕,需立即就診排查惡性腫瘤可能。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監測足部皮膚,預防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