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需注意控制感染、規律用藥、限制體力活動、監測心功能及預防并發癥。主要注意事項包括鏈球菌感染預防、抗凝治療管理、鈉鹽攝入控制、定期心臟評估和心理支持。
1、鏈球菌感染預防:
風濕性心臟病與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密切相關,需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建議在冬春季節接種流感疫苗,出現咽痛、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咽拭子檢查。既往有風濕熱病史者需長期注射芐星青霉素預防復發,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霉素替代。
2、抗凝治療管理:
合并房顫或機械瓣膜置換術后患者需終身抗凝。華法林需定期監測INR值維持在2-3之間,新型口服抗凝藥如利伐沙班需評估腎功能。避免同時服用阿司匹林等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拔牙等有創操作前需調整用藥方案。
3、鈉鹽攝入控制:
每日食鹽量應限制在3-5克以內,重度心功能不全者需低于2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烹飪時可用檸檬汁、香草替代鹽調味。記錄每日出入量,體重短期內增加2公斤以上需警惕水腫加重。
4、心臟功能監測:
每3-6個月需復查心臟超聲評估瓣膜病變程度,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心律失常。日常監測靜息心率,活動后心悸氣促加重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提示心功能惡化。二尖瓣狹窄患者突然咯血可能提示左房壓力急劇升高。
5、心理支持干預:
慢性病程易引發焦慮抑郁情緒,可參加心臟康復項目改善生活質量。家屬應學習心肺復蘇技能,患者外出攜帶醫療警示卡注明病情和用藥。妊娠會顯著增加心臟負荷,育齡期女性需嚴格避孕或提前進行孕前風險評估。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宜選擇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步行、太極拳,每周3-5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為原則,多食新鮮蔬果補充鉀鎂。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氣候變化時注意保暖。嚴格遵醫囑調整用藥,不可自行停用抗生素或利尿劑。出現持續胸痛、意識模糊、肢體偏癱等栓塞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