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進行絨毛穿刺確實存在一定風險,但多數情況下風險可控。該檢查主要用于孕早期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查,需由專業醫生評估后實施。
一、絨毛穿刺的常見風險:
絨毛穿刺可能導致陰道出血、宮縮或感染,發生率約為1%-2%。穿刺過程中存在極低概率的胎膜破裂風險,可能引發流產,整體流產率約為0.5%-1%。部分孕婦術后可能出現短暫腹痛或少量陰道分泌物,通常48小時內自行緩解。操作需在超聲引導下進行,避開胎盤主要血管區域可降低并發癥概率。
二、特殊情況的應對措施:
對于有習慣性流產史或宮頸機能不全的孕婦,建議優先考慮無創DNA檢測。若孕婦存在生殖道急性炎癥,需治愈后再行穿刺。穿刺后出現持續發熱、劇烈腹痛或大量出血時,需立即就醫處理。雙胎妊娠進行絨毛穿刺時,需分別取樣并做好標記,操作難度和風險略高于單胎妊娠。
建議孕婦術前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等基礎檢查,術后臥床休息24小時并避免體力勞動。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兩周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飲食上增加優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如魚肉、雞蛋、新鮮果蔬等,避免生冷刺激食物。保持情緒穩定,定期進行胎心監測,如有異常胎動減少應及時復查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