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癌可通過手術切除、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方式治療。輸尿管癌通常與吸煙、長期接觸化學致癌物、慢性尿路感染、遺傳因素、巴爾干腎病等因素有關。
1、手術切除:根治性腎輸尿管切除術是主要治療手段,需完整切除患側腎臟、輸尿管及膀胱袖狀部分。對于早期腫瘤或孤立腎患者,可考慮保留腎臟的輸尿管節段切除+吻合術。手術方式包括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或機器人輔助手術。
2、藥物治療:順鉑、吉西他濱、甲氨蝶呤是常用化療方案,適用于晚期或轉移性病例。對于無法耐受鉑類藥物的患者,可采用卡鉑替代。化療常作為術后輔助治療或新輔助治療使用。
3、放射治療:體外放射治療適用于局部晚期腫瘤或術后切緣陽性患者,可降低局部復發風險。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可用于無法手術的孤立轉移灶。放射劑量通常為45-60Gy,分25-30次完成。
4、免疫治療: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可用于PD-L1陽性或微衛星不穩定性高的晚期患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激活T細胞殺傷腫瘤細胞,客觀緩解率約20-30%。
5、靶向治療:厄達替尼適用于FGFR3基因突變的晚期患者,客觀緩解率可達40%。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抗血管生成藥物可用于二線治療。基因檢測可指導靶向藥物選擇。
輸尿管癌患者術后需定期進行膀胱鏡、尿脫落細胞學及影像學復查。飲食應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漿果類水果攝入,限制紅肉及加工食品。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腰部外傷。戒煙并避免接觸芳香胺類化學物質,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維持尿量。出現血尿、腰痛癥狀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