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可對母體和胎兒造成嚴重危害,主要包括母體多器官功能障礙、胎兒宮內窘迫、早產風險增加、圍產兒死亡率升高及遠期母嬰健康影響。
1、母體多器官功能障礙:
妊娠期胰腺炎易誘發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導致肝功能異常、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及腎功能衰竭。胰腺釋放的消化酶可能引起腹腔內血管活性物質大量釋放,加重妊娠期原有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風險。臨床表現為持續腹痛伴嘔吐、血淀粉酶顯著升高。
2、胎兒宮內窘迫:
母體炎癥反應和代謝紊亂會導致胎盤灌注不足,引發胎兒缺氧酸中毒。研究顯示血清脂肪酶水平每升高100U/L,胎兒心率異常風險增加1.8倍。胎心監護常呈現晚期減速或變異減速,超聲可能發現羊水過少或臍動脈血流異常。
3、早產風險增加:
炎癥因子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使自然早產發生率提升至40%-60%。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質通過改變子宮肌電活動,可能引發不可抑制的宮縮。孕28-34周發病者中,約35%需緊急終止妊娠。
4、圍產兒死亡率升高:
重癥胰腺炎導致的新生兒死亡率可達20%,主要死因包括極低出生體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及感染。孕晚期發病時,突發胎盤早剝風險增加3倍,可能造成死胎。
5、遠期母嬰健康影響:
母體可能遺留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或糖尿病,子代遠期代謝綜合征發生率較正常妊娠高2.3倍。新生兒期存活者中,神經系統發育遲緩檢出率約18%。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嚴格禁食并住院監護,營養支持建議采用腸外營養聯合逐步過渡的腸內營養方案。每日監測胎心及宮縮情況,孕周大于34周且病情穩定者可考慮促胎肺成熟后終止妊娠。恢復期飲食應從低脂流質逐步過渡,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刺激胰腺分泌。建議產后隨訪母體血糖及胰腺功能,新生兒需定期評估生長發育指標。哺乳期母親需注意脂溶性維生素補充,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胰酶替代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