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檢測試紙在規范操作下準確率可達97%-99%,檢測結果需結合窗口期、操作規范、試紙質量、復檢確認及專業機構驗證等因素綜合判斷。
1、窗口期影響:
HIV抗體產生需要2-6周窗口期,此時試紙可能呈假陰性。高危行為后需間隔4周、8周、12周分別檢測,窗口期后檢測準確性顯著提升。早期感染建議采用核酸檢測補充篩查。
2、操作規范性:
采血量不足、判讀超時或緩沖液使用不當會導致誤差。需嚴格按說明書操作,指尖血需充分浸潤檢測區,室溫環境下15-20分鐘判讀結果,過早或過晚均影響準確性。
3、試紙質量差異:
經國家藥監局認證的第三代查抗體和第四代抗體抗原聯合檢測試紙靈敏度不同。購買時應確認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避免使用過期或保存不當產品。
4、復檢必要性:
初篩陽性需在不同時間點重復檢測2-3次,排除操作失誤或交叉反應。試紙檢測不能作為確診依據,需經疾控中心Western blot或核酸檢測驗證。
5、專業機構驗證:
醫院和疾控中心采用酶聯免疫法、化學發光法等檢測體系,配合流式細胞術進行CD4計數,能發現窗口期感染并區分HIV-1/2型,確診陽性后需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
使用試紙檢測后,無論結果如何都應避免高危性行為并堅持使用安全套。日常需保持均衡飲食以維持免疫力,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鋅元素。規律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計150分鐘。心理方面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檢測焦慮,檢測陽性者應及時向傳染病專科醫生尋求規范化治療,現代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使病毒載量控制在檢測限以下。建議每3-6個月進行肝腎功、血脂等用藥監測,保持良好服藥依從性可實現與普通人基本一致的預期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