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乘飛機出遠門需綜合考慮孕周、健康狀況和行程安排,主要注意事項包括孕周限制、醫生評估、防血栓措施、飲食補水和應急準備。
1、孕周限制:
多數航空公司允許單胎孕婦在孕36周前乘機雙胎或多胎為32周,需攜帶注明孕周的產檢證明。孕早期12周前流產風險較高,孕晚期28周后可能誘發早產,建議選擇孕14-28周的中期出行。部分國際航班可能要求提供適航證明。
2、醫生評估:
出發前1周需產科醫生評估是否適合飛行,尤其合并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胎盤異常或既往流產史的孕婦。醫生會根據宮縮頻率、宮頸長度等指標判斷風險,必要時開具醫療證明。有陰道出血、胎膜早破等癥狀應禁止飛行。
3、防血栓措施:
飛行中每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穿醫用彈力襪預防下肢靜脈血栓。選擇過道座位方便活動,座位上進行踝泵運動腳尖上下擺動。長途飛行可考慮預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但需嚴格遵醫囑。
4、飲食補水:
機艙低濕度環境易導致脫水,每小時飲水200毫升,避免含咖啡因飲料。準備全麥餅干、堅果等零食緩解孕吐,生冷食物可能引發腸胃不適。使用消毒濕巾清潔小桌板,降低感染風險。
5、應急準備:
隨身攜帶產檢記錄、常用藥物如葉酸、產科聯系方式及目的地醫院信息。出現規律宮縮每小時超過6次、破水或嚴重頭痛需立即告知機組。國際航班應購買涵蓋早產責任的旅行保險。
建議攜帶托腹帶緩解腰部壓力,機艙溫度波動較大需準備外套和毯子。飛行當天避免過飽飲食,值機時可申請優先登機減少擁擠。抵達后及時補充電解質,避免立即進行高強度活動。若飛行時間超過4小時,可考慮分段中轉并預留充足休息時間。選擇直達航班減少起降次數對耳壓的影響,必要時咀嚼無糖口香糖緩解耳部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