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考慮使用米拉貝隆、托特羅定或索利那新等藥物,但需在醫生評估后選擇個體化方案。藥物干預需結合盆底肌訓練、生活方式調整等綜合管理。
1、米拉貝隆:
米拉貝隆是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通過松弛膀胱逼尿肌增加儲尿容量,適用于急迫性尿失禁。該藥可能引起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需密切監測。臨床研究顯示其可減少60%急迫排尿發作。
2、托特羅定:
托特羅定作為M受體拮抗劑,能抑制膀胱過度活動,改善尿頻尿急癥狀。常見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等抗膽堿能反應。緩釋劑型可降低血藥濃度波動,提高用藥依從性。
3、索利那新:
索利那新是高選擇性M3受體拮抗劑,對膀胱收縮抑制效果顯著。老年患者使用時需評估認知功能,長期用藥者應定期檢查殘余尿量。該藥與CYP3A4抑制劑聯用需調整劑量。
4、雌激素制劑:
絕經后女性可考慮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縮。全身用藥需權衡心血管風險,陰道給藥可增強尿道閉合壓。用藥前需完善乳腺和子宮內膜評估。
5、去氨加壓素:
去氨加壓素適用于夜間多尿癥患者,通過抗利尿作用減少夜尿量。需監測血鈉水平,禁用于心衰及腎功能不全者。建議晚間給藥以避免水中毒風險。
尿失禁患者每日應保證1500-2000ml水分攝入,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凱格爾運動需持續3個月以上才能顯效,建議每天3組、每組10-15次收縮。超重者減輕5%體重可改善癥狀,咳嗽前交叉雙腿能減少壓力性漏尿。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便秘患者應增加膳食纖維。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血尿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尿道中段懸吊術等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