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血蛋白陽性可通過飲食調整、控制基礎疾病、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癥狀可能與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腎小球腎炎、結石、腫瘤、劇烈運動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尿液顏色異常、排尿疼痛、腰腹部不適等癥狀。
1、飲食調整:減少動物內(nèi)臟、紅肉等高蛋白食物攝入,避免加重腎臟負擔。增加水分攝入每日2000ml以上,稀釋尿液濃度。適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類水果,但腎功能異常者需限制鉀攝入。
2、控制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需明確病原體后用藥,細菌性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療期間需復查尿常規(guī)直至指標轉陰,避免復發(fā)轉為慢性炎癥。
3、腎臟疾病:腎小球腎炎患者需服用纈沙坦、氯沙坦等ARB類藥物控制血壓,配合黃葵膠囊保護腎功能。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需監(jiān)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
4、結石處理:直徑<6mm的結石可通過多飲水、口服坦索羅辛促進排出。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術,術后需堿化尿液預防復發(fā)。
5、腫瘤篩查:持續(xù)隱血伴消瘦需進行膀胱鏡、CT尿路造影檢查。淺表性膀胱腫瘤可采用經(jīng)尿道電切術,浸潤性腫瘤可能需根治性膀胱切除術配合吉西他濱化療。
日常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5g,避免腌制食品。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強度以心率不超過220-年齡×60%為宜。長期蛋白尿患者每月復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監(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出現(xiàn)水腫、尿量減少或血壓持續(xù)>140/90mmHg時應及時腎內(nèi)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