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囊腫可通過孕激素類藥物、抗生素、中藥調理等方式治療。子宮囊腫可能與激素水平異常、慢性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月經紊亂、下腹墜脹等癥狀。
1、孕激素治療:地屈孕酮、黃體酮膠囊、醋酸甲羥孕酮等藥物可調節雌激素與孕激素平衡,抑制囊腫增長。適用于由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功能性囊腫,需在醫生指導下周期性服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
2、抗炎藥物治療:頭孢克肟、阿奇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適用于合并盆腔感染的囊腫。可能與衣原體或厭氧菌感染相關,伴隨白帶異常或發熱時需足療程使用,避免耐藥性產生。
3、活血化瘀中藥:桂枝茯苓丸、散結鎮痛膠囊、金剛藤膠囊等中成藥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小于5cm的囊腫有輔助消退作用,需辨證使用氣滯血瘀或寒濕凝滯證型,服藥期間忌生冷食物。
4、促性腺激素抑制劑: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藥物通過抑制卵巢功能縮小囊腫。適用于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能引起潮熱等低雌激素癥狀,建議聯合鈣劑補充預防骨質流失。
5、局部硬化治療:超聲引導下穿刺注射無水乙醇可使囊壁細胞變性。對單純性卵巢囊腫有效率超過80%,需排除惡性腫瘤可能,術后需避孕3個月。
日常飲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及亞麻籽攝入,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避免劇烈扭轉腹部動作。定期婦科超聲復查囊腫變化,若出現持續腹痛或囊腫直徑超過5cm需考慮腹腔鏡手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