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尿急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膀胱訓練、盆底肌鍛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癥狀可能與泌尿系感染、膀胱過度活動癥、前列腺增生、神經源性膀胱、間質性膀胱炎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次數增多、尿意急迫、夜尿增多、尿失禁、下腹墜脹等癥狀。
1、感染控制:泌尿系感染是常見誘因,需選用敏感抗生素。呋喃妥因可針對大腸埃希菌等革蘭陰性菌;磷霉素氨丁三醇對復雜尿路感染有效;頭孢克肟適用于反復發作性感染。治療期間需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
2、膀胱訓練:膀胱過度活動癥患者需建立排尿日記,逐步延長排尿間隔至2-4小時。生物反饋治療聯合凱格爾運動可增強控尿能力,每日3組收縮訓練,每組持續10秒。限制咖啡因攝入量每日不超過200mg。
3、藥物干預:M受體拮抗劑如索利那新可抑制逼尿肌過度收縮;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米拉貝隆能增加膀胱容量。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聯用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和5α還原酶抑制劑非那雄胺。
4、神經調節:神經源性膀胱需排查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等基礎病。骶神經調節術通過植入脈沖發生器改善排尿功能,適合保守治療無效者。間歇導尿每日4-6次可預防尿潴留。
5、手術方案:間質性膀胱炎進展期可采用膀胱水擴張術緩解癥狀。重度前列腺增生可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術后尿流率可提升50%以上。膀胱擴大成形術適用于頑固性低容量膀胱。
每日攝入蔓越莓汁300ml可抑制細菌粘附,南瓜籽油含植物甾醇有助于改善前列腺癥狀。有氧運動如快走每周150分鐘能增強盆底肌耐力,避免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運動。排尿后溫水坐浴15分鐘可緩解下腹不適,夜間限水控制在200ml以內。癥狀持續超過1周或伴隨血尿發熱需及時泌尿科就診,尿動力學檢查能明確膀胱功能狀態。長期用藥者每3個月需復查肝腎功能,突發尿閉需急診導尿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