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拉水可能由飲食不當、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補液治療、抗生素治療、調節腸道功能、抗炎治療等方式緩解。
1、飲食不當:食用生冷、變質或過敏食物可能刺激腸道黏膜,導致滲透性腹瀉。避免攝入乳制品、高脂食物,選擇米湯、蒸蘋果等低渣飲食,補充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
2、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或諾如病毒感染可破壞小腸絨毛,引發水樣便伴痙攣性腹痛。蒙脫石散可吸附病毒,補鋅制劑促進腸黏膜修復,發熱時需物理降溫。
3、細菌感染: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污染食物后產生腸毒素,導致腹痛腹瀉伴里急后重。輕癥用黃連素抑制細菌,中重度需諾氟沙星等抗生素,便血需就醫排查痢疾。
4、腸易激綜合征:內臟高敏感性引發排便后腹痛,應激因素加重癥狀。低FODMAP飲食減少產氣,匹維溴銨調節腸道蠕動,認知行為療法改善焦慮。
5、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導致黏膜潰瘍,表現為腹痛伴黏液血便。美沙拉嗪抑制炎癥反應,嚴重時需糖皮質激素,腸鏡評估病變范圍。
腹瀉期間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飲水量,選擇淡鹽水、椰子水或口服補液溶液Ⅲ預防電解質紊亂。癥狀超過48小時或出現持續高熱、意識模糊、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時需急診處理。恢復期逐步引入香蕉、白粥、饅頭等低纖維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長期反復發作需完善糞便鈣衛蛋白、腸道超聲等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